一带一路问题,中美关系,宗教信仰,国内动荡,影响,中国,一带一路,项目,伊拉克,面临,死亡威胁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名单
东亚:蒙古
东盟10国:新加坡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缅甸 泰国 老挝 柬埔寨 越南 文莱 菲律宾
西亚18国:伊朗 伊拉克 土耳其 叙利亚 约旦 黎巴嫩 以色列 巴勒斯坦 沙特阿拉伯
也门 阿曼 阿联酋 卡塔尔 科威特 巴林 希腊 塞浦路斯 埃及的西奈半岛
南亚8国: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 阿富汗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尼泊尔 不丹
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独联体7国:俄罗斯 乌克兰 白俄罗斯 格鲁吉亚 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 摩尔多瓦
中东欧16国:波兰 立陶宛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捷克 斯洛伐克 匈牙利 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 波黑 黑山 塞尔维亚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马其顿 阿尔巴尼亚
伊拉克:国土面积约43.7万平方公里,约3258万人口(2014年4月)。伊拉克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石油工业是经济主要支柱。主要出口原油、天然气、椰枣、化肥等,进口各种生产资料、粮食等生活必需品。GDP(2015年估计)总计:2400亿美元;人均GDP:6491美元(2013年)。
伊拉克大规模抗议第5日,已致93死近4000伤
2019年10月5日
伊拉克又曝惨剧,近100人丧命!
2019-10-7
据俄罗斯卫星网10月6日报道,随着伊拉克反政府抗议活动造成的死亡人数接近100人,联合国紧急呼吁结束伊拉克国内“无谓的生命损失”。在南部什叶派占多数的地区,尽管当地的动荡并没有正式的领导组织或者个人,但事态已经非常严重,混乱迅速蔓延,令人担心传统上危害伊拉克社会多年的宗教冲突问题,可能再次随着动荡被引爆。
许多示威者表示,他们反对国内的失业、糟糕的公共服务和腐败。最令人担忧的是,这一系列的严重事件,并非由“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主导的,而是来自于社会各界对伊拉克政府的极端不满,这令解决相关问题更为困难。
联合国伊拉克援助团团长珍妮•亨尼斯-普拉斯卡尔特(Jeanine Hennis-Plasschaert)表示,已经持续了五天的伤亡事件,必须停止。她说那些造成生命损失的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星期六,伊拉克政府安全部队驱散了巴格达东部的一次大规模集会。据说有5人在首都最新的冲突中丧生。安全部队再次被报道使用实弹和催泪瓦斯。伊拉克议会人权委员会表示,自周二首都爆发抗议活动以来,至少已有99人死亡,近4000人受伤,抗议活动随后蔓延至伊拉克南部。
星期五,马赫迪总理誓言要回应抗议者的相关诉求,例如民生问题等等。但是他警告说,伊拉克的问题没有“神奇的解决办法”。他表示,他全力支持安全部队,坚称他们在对付抗议者时遵守“国际标准”。伊拉克最资深的什叶派穆斯林神职人员阿亚图拉•阿里•西斯塔尼(Ali al-Sistani)敦促政府对改革的要求做出回应,称其“没有回应人民对部分官员严重错误进行责任追究的要求,也没有取得任何实际成果”。
联合国和美国对暴力事件表示关注,并敦促伊拉克当局保持克制。
糟糕的公共服务、日益恶化的民生状况,是目前伊拉克年轻人对政府不满的核心问题。这是自所谓的“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于2017年在伊拉克被击败以来,最为致命的一次社会动荡。这被视为对总理阿代尔·阿卜杜勒·马赫迪脆弱的政府的第一次重大挑战。目前伊拉克政府试图通过宵禁,以及几乎完全切断电讯通信手段来控制事态的升级。
据报道,巴格达的白天宵禁已经于周六解除,但很快一小群抗议者开始重新进行激烈行动。据当地新闻机构报道,巴格达中心的解放广场一直是抗议活动的焦点,到了周六时被军方再次封锁。
周六下午,伊拉克议会针对这一问题的紧急会议未能举行。此外,伊拉克几家电视台遭到袭击,包括沙特阿拉伯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办公室。在纳西里耶,示威者放火焚烧了6个不同政党的总部。据法国媒体报道,数千人还袭击了南部城市迪瓦尼耶。
各方面消息证实,示威者目前似乎没有任何明确的领导,但示威者们的愤怒程度,使他们的破坏行为和要求越来越激进。
李克强:愿将一带一路倡议与伊拉克重建规划更好衔接
香港电台中文网 2019-09-24 HKT 01:28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与伊拉克总理迈赫迪举行会谈。
李克强表示,中方愿意积极参与伊拉克国内重建,保持双方长期稳定的能源伙伴关系,扩大产能、制造业、农业等领域合作,协助伊拉克经济多元发展,实现互利双赢。中方愿意将“一带一路”倡议与伊拉克重建规划更好衔接,支持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伊拉克基础设施建设,希望伊拉克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中方机构和人员安全。
“一带一路”投资政治风险研究之伊拉克
来源:中国网
伊拉克现政权维持脆弱的平衡和稳定,总体权力格局不会大变。近期乱局的爆发意味着伊拉克新一轮动荡开始,预期伊拉克战争蔓延到南部油区和库区的可能性不大,虽然安全风险趋于上升,但总体可控。
作者:王晋
编者按:“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国内政局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一带一路”地区上的许多国家对外深陷大国博弈的战场,对内面临领导人交接、民主政治转型、民族冲突等多重矛盾,“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风险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风险。因此,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最为急迫的任务之一。
中国网将以每周发布两篇分析文章的方式,对“一带一路”地区的60余国的政治风险进行简要的概述与分析。本系列将持续发布30余周,共计60余篇文章。每篇文章主要围绕该国的一般情况、投资环境、政治结构、各方政治势力、相关政治风险以及可能的国家动向具体展开。
王晋 以色列海法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生,海法大学国家安全研究生研究助理
孙黎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海外所研究员
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北接土耳其,东临伊朗,西毗叙利亚、约旦,南接沙特、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贯全境。海岸线长60公里。除东北部山区外,属热带沙漠气候。伊拉克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民族和宗教问题错综复杂。在这个以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里,生活着约3258万(2014年4月)伊拉克人,其中阿拉伯族占78%(什叶派占60%,逊尼派占18%),库尔德族占18%,其余为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等,巴格达人口约为575万,北部城市摩苏尔、埃尔比勒、苏莱曼尼亚及南部城市巴士拉也是人口分布比较集中的城市。伊拉克流通货币为伊拉克第纳尔,1伊拉克第纳尔=0.0052元人民币。
伊拉克所处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具有悠久的文明。公元前3000年中叶,两河流域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60进制计数法和圆周分割率。此后,伊拉克经历了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后巴比伦王国、波斯、塞琉西(中国史称条支)、安息、波斯萨珊王朝统治。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并迅速占领两河流域,先后建立倭马亚王朝(中国史称白衣大食)和阿拔斯王朝(中国史称黑衣大食),其中阿拔斯王朝定都巴格达。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攻占巴格达,受封以波斯和小亚细亚为中心建立伊儿汗国,辖区包括今伊拉克。1534年起,奥斯曼帝国开始统治两河流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920年,伊拉克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21年,英国人从麦加哈希姆王室中选送费萨尔到巴格达建立费萨尔王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伊拉克与土耳其于1955年2月23日签订“伊土条约”,随后英国、巴基斯坦和伊朗加入,组成巴格达防御条约组织。1958年,以卡塞姆为首的自由军官集团发动军事政变,推翻费萨尔王朝,宣布成立伊拉克共和国。1968年,复兴党政变上台。1979年,萨达姆全面掌权。1980年,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爆发。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并吞并科威特,由此引发海湾战争。此后,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了近13年制裁。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4月9日,美军攻占巴格达,萨达姆政权被推翻。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2008年12月,美伊双方签署《美伊友好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和《驻伊美军地位协议》,并于2009年1月起生效。2009年6月,驻伊拉克美军撤离伊拉克主要城镇,8月31日撤出在伊拉克作战部队,并将驻伊拉克美军人数减至5万人。2011年12月,美国从伊拉克撤出全部作战部队。2003年7月,美驻伊拉克当局任命25名伊各派人士组成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简称“临管会”)。2004年6月,伊拉克临时政府成立。6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546号决议,决定全面恢复伊主权,结束对伊拉克占领。
伊拉克政治概况
伊拉克是联邦制国家,设总统委员会、总理府和议会,实际行政权力掌握在以总理为首的部长内阁手中。内阁成员由总理推选,总理还担任武装部队总司令职务。伊拉克地区政府拥有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利,地区政府可以按照需要的方式实行管理,并有权建立自己的“安全组织”,如警察部队、治安部队和卫队等。地区政府在不违反国家宪法的前提下,可以起草自己的法律,确立自己的行政权力机构以及行使这些权利的机制;宪法承认库尔德地区和其作为一个联邦地区现有的权力。伊拉克最高伊斯兰委员会是伊拉克什叶派组织中势力最强、影响最大的政党。库尔德斯坦民主党是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第一大政党。
伊拉克直至2003年前都是由复兴党控制的一党执政专制,2003年萨达姆·侯赛因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开始政权重建工作。2005年5月3日,在美国的占领下,伊拉克过渡政府正式宣誓就职。2005年8月底出台永久宪法草案,并在10月举行的全民公决中获得通过,规定伊拉克实行联邦制,石油资源归全体人民所有,萨达姆集团分子不得参政。但各派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联邦制、资源分配等问题上尚存争议。
2005年12月,伊拉克选举产生战后首届正式议会。2010年3月,伊拉克举行战后第二届国民议会选举。2014年4月,伊拉克举行第三届国民议会选举。9月,伊拉克组建战后第三届政府,海德尔·阿巴迪接任马利基成为伊拉克新一任政府总理。而来自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两大执政党之一的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福阿德·马苏姆当选为伊拉克政府总统。本届伊拉克议会共有议员328名,任期为4年。当前伊拉克国内主要政党主要有全国联盟:以什叶派政治团体为主体,由法治国家联盟、伊斯兰最高委员会、萨德尔运动等30余个政治团体组成,主席为民族改革运动领导人贾法里,核心人物为总理阿巴迪、副总统马利基、伊斯兰最高委员会领导人哈基姆、什叶派宗教人士萨德尔等;全国力量联盟:由团结改革者联盟、阿拉伯人联盟等党团组成的逊尼派政治联盟,领导人为副总统努贾伊菲,核心人物为副总理穆特拉克和议长朱布里等;爱国联盟:跨教派政治联盟,领导人为副总统阿拉维;库尔德联盟:主要由库尔德斯坦民主党、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等库尔德人政党及土库曼自由者组织等13个政治团体组成,核心人物为前总统、库爱盟主席塔拉巴尼和库区政府主席、库民党主席巴尔扎尼。
伊拉克经济概况
石油工业是伊拉克的经济支柱,原油储量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传统上提供95%的国家外汇收入。1980年代,由于两伊战争大量的战争开销以及石油生产能力的破坏,伊拉克政府不得不紧缩开支,大量借款,并拖延还款时间。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超过1000亿美元。1988年战争结束后,随着采油和管道设施的重建,石油出口逐步恢复。
伊拉克在1990年8月出兵占领科威特,随之受到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1991年1月开始的海湾战争造成的破坏严重打击了伊拉克的经济。伊拉克政府开支对军队、保安部队和支持政权的力量倾斜,无助于经济的恢复。自1996年12月联合国的石油换食品计划有限度的改善了普通伊拉克平民的生活条件。在该计划下,伊拉克被允许出口限量的石油以换取食物、药品和一些基础设施备件。
1999年12月起,联合国安理会准许伊拉克在该计划下出口尽可能多的石油以满足人道救济的需求。石油出口达到了战前四分之三的水平。不过,28%的伊拉克石油出口收入被用于联合国赔偿基金和支付联合国的相关管理开支。2001年,由于全球经济疲软和油价下跌,造成伊拉克国民生产总值下降。在2003年美军占领伊拉克以后,伊拉克通过和国际石油巨头合作,积极恢复国内的石油产业。战后重建工作中,油气工业发展成为了伊拉克的最主要的国家战略,为此伊拉克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油田开发和增产计划,自2008年以来伊拉克举行了至少四轮碳氢化合物勘探与开发招标活动。2008年11月和2010年5月,伊拉克石油部与包括美孚、英国石油、中石油等在内的国际石油公司签署了长期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合同。
表一:国际能源机构2012年对伊拉克油气产量和出口量展望预测
数据来源:《2012世界能源展望》
2012年,伊拉克石油产量自1990年以来首次超过了300万桶,超过了伊朗,成为OPEC(欧佩克)成员国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产油国。2010-2012年间,伊拉克石油产量增长了13%,每天的产量和出口增加了50万桶。应当说,在2012年之前,随着伊拉克社会秩序的渐趋稳定,伊拉克经济尤其是石油产业生产能力不断恢复,伊拉克拥有大量的剩余产油能力并对国际市场发挥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潜力也是可能存在的。总之,战后伊拉克恢复重建和油气工业的优先发展战略正在使这个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逐渐变成名副其实的产油大国。当时有迹象表明,伊拉克有可能逐渐发展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的极其重要和关键的角色,其对国际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可能不亚于西半球能源新版图的贡献。
中伊关系
1958年8月25日中伊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1990年海湾危机爆发后,中国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中止了与伊拉克的经贸、军事往来。海湾战争后,中国根据安理会“石油换食品”计划与伊拉克进行了一些经贸交往。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中伊双边关系受到影响。战后,中伊关系实现平稳过渡和发展。2004年7月,中国驻伊拉克使馆复馆,10月,两国互派大使。2014年12月,中国驻埃尔比勒总领事馆开馆。2003年10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伊拉克重建捐助国会议上,中国宣布为伊拉克重建提供2500万美元人道主义援助。2014年9月,中国向伊拉克提供6000万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援助。
表二:中国伊拉克双边贸易额(亿美元)
年份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贸易额 |
25.71 |
51.37 |
98.6 |
122 |
175 |
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