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问题,波黑,美欧,托管,国家,政府,权力,被限制,中美关系,和社会制度,等影响,中波,一带一路,合作,阻力,很大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名单
东亚:蒙古
东盟10国:新加坡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缅甸 泰国 老挝 柬埔寨 越南 文莱 菲律宾
西亚18国:伊朗 伊拉克 土耳其 叙利亚 约旦 黎巴嫩 以色列 巴勒斯坦 沙特阿拉伯
也门 阿曼 阿联酋 卡塔尔 科威特 巴林 希腊 塞浦路斯 埃及的西奈半岛
南亚8国: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 阿富汗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尼泊尔 不丹
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独联体7国:俄罗斯 乌克兰 白俄罗斯 格鲁吉亚 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 摩尔多瓦
中东欧16国:波兰 立陶宛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捷克 斯洛伐克 匈牙利 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 波黑 黑山 塞尔维亚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马其顿 阿尔巴尼亚
波黑:总面积5.12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387.58万(2013年7月)。波黑在南斯拉夫时期便是联邦内较贫穷的地区之一,独立后又发生了内战,经济受到严重损害。战争结束后至今,波黑经济正在渐渐复苏,同时还要进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主要出口商品有铝锭、矿产品、木材、机械产品等。主要进口商品有机械、食品、石油、化工、交通工具等。GDP (2008年)总量184亿美元,人均约0.48万美元。
煤电厂的诱惑:波黑面临艰难抉择
“矿工们见面寒暄不会说日安,而会说祝你好运,”哈塔·穆拉托维奇·哈桑斯帕希奇在一个混凝土升降梯门口说道。她每天都会乘这个电梯下到地下300米的地方采矿。哈塔是波斯尼亚中部山城布雷扎的一名煤矿工人。
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哈塔仍希望她的儿子也能继续从事这门家传行业。在布雷扎,能在煤矿工作仍然被认为是一份很好的工作,因为收入稳定,而且不会拖欠。
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就业机会很少,但煤炭资源丰富,这是这个巴尔干国家在中资海外燃煤电站建设热潮中找到的机会。目前在建的发电项目至少有六个,它们得到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相关贷款的支持。
煤矿上的波黑
波黑主要依靠煤和水电来满足其能源需求,而在太阳能和风能等低碳技术的应用上步伐缓慢。该国褐煤储量高达13亿公吨。由于这种煤污染极其严重,无法出口到已禁止使用褐煤的欧盟国家。布雷扎的一个矿区负责人Ćamil Zaimović证实,他的矿区每年生产的70万吨煤大部分都用于国内消费。
波斯尼亚的失业问题非常严峻,因此政客们鼓励新建煤炭项目,以此来创造就业机会。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6年波斯尼亚失业率达到了25.1%。
但很多人对于由此产生的重大环境风险和经济收益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警告:这些煤炭项目受到了公民社会团体、学者和环保人士的广泛反对。

数据来源:Bankwatch
就业为先
据公共财政研究和活动组织“银行监督”(Bankwatch)称,波斯尼亚拟建和在建的大型煤电项目共六个,预计总成本超过20亿欧元(24.4亿美元)。该组织发现,那些已知大致成本的项目都是由中国国有银行提供融资的。
而波斯尼亚的政治家们也乐于接受这些贷款。
在走访Kreka煤矿时,波黑三人主席团中的波什尼亚克族成员巴凯尔·伊兹贝戈维奇表示支持建设新的燃煤发电厂,以创造就业机会。同样,前联邦能源矿业和工业部长埃达尔在2014年表示,布戈伊诺新建的燃煤电厂将创造约1000个就业岗位。
“他们用这种论调赢得选民支持,宣称这是战后国内最大的投资,但这其实是贷款,”非政府组织“图兹拉生态与能源中心”(CEET)的协调员Denis Žiško警告说。
他认为国家能源公司Elektroprivreda无力偿还贷款。当谈及图兹拉燃煤电厂时,他表示,“最终还是要我们,波黑的公民来偿还债务。”
根据波斯尼亚政府2018-2020年的预算,该项目将花费16.22亿波黑可兑换马克(约10亿美元)。
政治学家和前塞尔维亚外交官武克·瓦克萨诺维奇说:“或许应该更谨慎一些,但此时此刻,决策者们因经济未能实现复苏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大多数(政治家)关心的都是连任和民意调查。战略家们的前瞻性只有三个月,而政治家们考虑事情不会超过一周,”他补充道。
英国上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一月份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就西巴尔干地区国家从中国借贷的风险发出了警告。报告指出,中国对黑山共和国的贷款额相当于这个小国GDP的四分之一,并且由于货币波动又增加了25%。
燃煤电厂新增的就业机会也可能少于预期值。根据联邦就业局的数据,截至2016年,波斯尼亚的矿区就业人数共8571人,国内薪资待遇最高的是能源部门。
然而,图兹拉大学教授、能源规划专家Mirza Kušuljgić表示,一些燃煤电厂的贷款条件中明确规定,在工程建设中应雇佣中国工人。他补充说,在2016年投入运营的斯坦纳瑞燃煤电厂有80%劳动力来自中国。
通往欧盟的大门?
然而,中国的贷款方从这些项目中寻求的可能不止是资金回报。
“因为这些都是政策性银行(提供贷款),比起项目的可行性,他们更感兴趣的是项目能够产生的政治资本,”盖洛普说道。“只要项目能回本就可以。”
对于中国庞大的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项目——“一带一路”而言,西巴尔干地区是它的另一个节点。
“中国的长期目标是欧盟,巴尔干地区国家是通往欧洲的关口,而且有一天甚至可能成为欧盟成员,” 瓦克萨诺维奇说。2018年2月,欧盟委员会再次重申,希望五月份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区域峰会之前,包括波斯尼亚在内的巴尔干地区六国能够加入欧盟。
宽松的条款
2013年,中国对中欧和东南欧价值13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专项贷款项目启动,这些地区的政府迫切地希望利用这些贷款。
中国的贷款“为希望规避国际金融机构规定的领导人提供了另外的选择”,民主化政策委员会的联合创始人库尔特·巴斯纳在对英国上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的书面证词中说。
欧盟不愿意为褐煤项目提供财政支持,并且要求大大降低新电站的碳排放量,而中国则没那么挑剔。
欧盟成员国标准提出了包括法治、运输和能源连通在内的“六大旗舰举措”。为了加入欧盟,西巴尔干地区的国家受到反污染条例的约束,尽管这些条例不像对欧盟内部国家那样严格。
环保门槛
该地区国家都加入了旨在将非欧盟成员纳入能源共同市场的《能源共同体条约》(ECT)。塞尔维亚和波黑于2005年签署该条约,并且按要求,于今年开始正式执行减排规定。
据盖洛普表示,塞尔维亚政府对该条约中规定的义务缺乏理解。
中国在塞尔维亚的第一个煤炭项目是为科斯托拉茨的一个燃煤电厂升级污染控制设备,但这些设备并未达到《能源共同体条约》的要求。
“银行监督”在一份即将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已经正式承诺确保西巴尔干地区的项目符合欧盟和东道国的法律,但报告同时对中国“在遵守欧盟法律方面尽到独立尽职调查的能力或兴趣有多大”表示怀疑。
相反,地方政府才是这些项目背后的驱动力。“这些项目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决策者,”盖洛普说。“这是一种惯性。从历史上看,整个地区的基础设施都建立在水电和煤电之上。这是他们唯一信任的系统。
能源规划专家Kušuljgić认为,中国没那么严格的贷款方式也适合当地的决策者。
他表示,“中国在市场民主化、尊重环境等方面没有任何要求。他们唯一的要求是要有政府贷款担保。”
然而,波黑中央银行通信主管齐贾达·科瓦茨在邮件中对“中外对话”表示,“中国的投资仍处于初步协议和公告阶段。真正落地的[中国]投资仍然很少。”
但鉴于西方对投资波斯尼亚持谨慎的态度(根据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的数据,2015年到2016年,该地区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近一半),中国的贷款意愿对波黑绝对是好消息。
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投资西巴尔干地区煤炭项目的国家。2017年年底,中国尚未认可其主权的科索沃地区与美国能源公司ContourGlobal签署了一份60万千瓦燃煤电厂的建设协议。
根据比利时非政府组织“健康与环境联盟”的资料,这座燃煤电厂位于首都普里什蒂纳附近。普里什蒂纳已经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而电厂建成后,将使该市每年的公共卫生费用增加高达3.52亿欧元(4.36亿美元)。尽管如此,该项目得到了美国大使馆的极大支持,并得到了世行的部分风险担保。
翻译:于柏慧
“一带一路”投资政治风险之波黑
来源:中国网
波黑的生存取决于美欧大国的决心,波黑的对外交往也正置于欧美的监控之下。因此,中国深化与波黑的经贸联系难以避免与欧美的竞争,合作的广度和持久度仍待后续评估。
作者:高鹏
编者按:“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国内政局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一带一路”地区上的许多国家对外深陷大国博弈的战场,对内面临领导人交接、民主政治转型、民族冲突等多重矛盾,“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风险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风险。因此,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最为急迫的任务之一。
中国网将以每周发布两篇分析文章的方式,对“一带一路”地区的60余国的政治风险进行简要的概述与分析。本系列将持续发布30余周,共计60余篇文章。具体内容主要围绕该国的一般情况、投资环境、政治结构、各方政治势力、相关政治风险以及可能的国家动向进行分析。
高鹏 湘潭大学历史系讲师
周瑾 湘潭大学2011级国际关系专业本科生
一、波黑概况
波黑,全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部,面积5.12 万平方公里,人口460多万,国内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波黑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煤藏储量巨大,除此以外还蕴藏有铁、铝等金属矿藏,该国木材加工业发达,木制品是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二、国内政治环境和对外关系
1、政治环境概况
冷战结束后的1992年5月,波黑脱离前南斯拉夫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但国家独立后旋即爆发了内战。最终,在美国和欧盟的调停下,内战相关的前南斯拉夫联盟、克罗地亚和波黑三国领导人于1995年11月21日在美国俄亥俄州签订了《代顿和平协议》,结束了波黑国家长达三年半的内战,协议规定由国际社会负责维持其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至今欧盟和北约的维和部队仍驻扎在波黑境内,以保证该国的和平局面能延续。
内战结束以后,波黑逐步确立了国家政体结构和相关政治制度,其国家结构呈现出“一个国家,两个实体,三个民族”的特点,两个政治实体是由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组成的穆-克联邦,和由塞尔维亚族组成的塞族共和国;三个民族是指穆斯林、克罗地亚族和塞尔维亚族。穆克联邦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加盟共和国内部,拥有各自的政府、议会、军队和警察。而在联邦一级,设立波黑国家最高领导机构“波黑主席团”,主席团由三大主体民族各选一人组成,轮流坐庄,下设部长会议(国家政府)和议会。主席团成员由人民直选,主席团提名部长会议主席,由议会通过。波黑议会实行两院制(代表院和民族院),拥有立法权,议员三分之二来自穆克联邦,三分之一来自塞族共和国。另根据波黑宪法,波黑设宪法法院,是裁决两实体之间以及两实体内部各机构间纠纷的唯一法律授权机构。2003年12月,波黑通过《国防法》,设立了统一的国防部。
波黑的国家和实体机构中实行严格的民族平等原则。在国家主席团、民族院、部长会议、宪法法院、中央选举委员会等国家机构中,三族均拥有相同的名额,若有违反,各族可以按照宪法赋予的权力以“侵犯重大民族利益”为由提出异议。国家的职能微弱,仅掌握外交、国防、货币等方面的权力,其他主要权力分属两个实体,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波黑尚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独立主权国家。
2、外交关系概况
代顿协议签署后,联合国、世界银行、欧安会、北约和欧盟和美国组成波黑和平理事会及其执委会,向波黑派驻国际社会高级代表,其职能包括统筹和协调驻波黑国际组织,监督落实代顿协议,推进经济改革,帮助波黑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等。相应地,波黑对外政策也重点发展与美国、欧盟关系,将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其外交的中心任务,同时也致力于睦邻修边,加强区域合作。波黑于2006
年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2008年4月,在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期间,波黑获得欧盟对话国地位。6月,同欧盟签署了《稳定与联系协议》。
而在中波关系方面,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可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时期,丝绸之路不仅开启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为两国社会和文化纽带的建立铺平了道路。而在现代,1992年5月当波黑加入联合国时,中国作为当时的共同提案国给予了支持,也等于事实上承认了波黑。同年6月和1995年3月西拉伊季奇分别以波黑外长和总理身份两次非正式访华。1995年4月3日,中国和波黑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并签署建交联合公报,两国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对等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惯例,互相为对方在其外交代表履行职务方面提供一切必要的协助。波黑战后重建期间,中国向波黑提供了棉花,面纱,拖拉机以及医疗,教学设备等无偿援助。2010年5月,波黑部长会议主席什皮里奇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2013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了波黑总理贝万达。2014年李克强总理出访中东欧,并参加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议,与包括波黑在内的16个中东欧国家发表《中国-中东欧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就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并制定了行动纲领。
三、主要经贸关系及投资环境
1、主要经贸关系
波黑经济对外依赖度较高,其主要投资来源国以及贸易往来国家多为周边地区与欧盟国家,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银行业,通信业及商业。波黑对外贸易总量不大,但从贸易走势看,进出口逐年增长,主要特点是贸易逆差居高不下。出口商品主要是再生资源、电力及文化娱乐类产品。主要进口商品类别是专业技术,矿产品与石油,通讯产品,农产品以及工业制成品。波黑享有欧盟给予的优惠贸易安排;除欧盟外,土耳其、伊朗、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俄罗斯和美国等国也给予波黑进口优惠税率。根据波黑外经贸部发布的数据,波黑2014年对外贸易额约为140亿美元,同比增加5.66%,其中欧盟仍然是波黑的首位贸易伙伴,占63.55%,中东欧自贸区国家占12.95%,其它市场占23.51%。波黑的主要出口国包括德国、意大利、克罗地亚、奥地利、斯洛文尼亚、黑山、土耳其,匈牙利和瑞士,占出口总额的75.97%;主要进口国包括德国、克罗地亚、意大利、塞尔维亚、中国、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土耳其、奥地利和美国,占其进口总额的74.13%。
2014年根据目的地和来源地国家计算的波黑进出口额
单位:千美元
国家 |
出口额 |
进口额 |
||
2014年12月 |
2014年全年 |
2014年12月 |
2014年全年 |
|
所有国家 |
461235 |
5892102 |
886135 |
10991523 |
发达国家 |
326984 |
4570767 |
580393 |
7383075 |
欧盟国家 |
297434 |
4253352 |
504889 |
6475794 |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EFTA) |
6396 |
116714 |
4513 |
63743 |
其他发达国家 |
23154 |
200701 |
70990 |
843538 |
发展中国家 |
117785 |
1191772 |
305554 |
3596076 |
欧洲发展中国家 |
95937 |
1000864 |
183047 |
2188184 |
非洲发展中国家 |
11158 |
101529 |
2867 |
29479 |
亚洲发展中国家 |
7596 |
81378 |
104130 |
1188713 |
中国 |
921 |
9195 |
80610 |
922478 |
美洲发展中国家 |
3094 |
8001 |
15507 |
189684 |
大洋洲发展中国家 |
– |
– |
3 |
17 |
未注明国家 |
16466 |
129563 |
188 |
12372 |
数据来源:波黑统计局
2、投资环境分析
在经历经济停滞不前、失业率高居欧洲榜首、贫困人口持续不断增加的内战之后,波黑政府为挽救经济于2010年发表了《波黑发展战略》,这是一项为期十年的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战略规划。其目标包括: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财政预算保障;大力吸引外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生产性投资,扩大出口,解决就业困境;积极发展旅游业,同外国建立旅游合作;节约行政开支,紧缩银根;修订行业法规,与欧盟保持一致。在这项战略的指导下,波黑经济开始走向复苏,其投资优势也逐渐凸显。首先,波黑地理位置优越,是从陆路进入欧盟的门户,且波黑已经与欧盟正式签署了《稳定与联系协议》,这意味着波黑生产的任何商品都可以在欧盟地区销售,而不受配额、关税等条款的限制,因此,波黑可以作为中国企业进入利润丰厚的欧盟市场以及中欧市场的战略门户;其次,波黑拥有一批高素质劳动力队伍,且价格较低;第三,波黑拥有与欧元挂钩且较为稳定的金融体系;第四,外国投资者享有与本国公民同样的权利,因此投资更为便利,收益更高。最后,波黑政府重视引进外资,以改善其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外商投资波黑承包工程提供了商机。
中波贸易规模虽然目前尚小,但互补性强,增幅可观。中国在波黑的投资合作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潜力巨大。2000年,波黑与中国签订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协定,2001年6月两国签署《中国与波黑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2003年双边进出口贸易额为635万美元,十年后的2013年却大幅跃升至1.12亿美元。中国主要向波黑出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轻功、箱包、纺织品和服装;五金建材,机械设备以及少量化工产品;而波黑主要向中国出口木材;皮革,皮毛及其制品;纺织品以及家具及其制品。2013年5月,中国东方电气公司承包建设的波黑斯坦纳里火电站,在合作建设基础设施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2008—2013年中波贸易统计
(单位:万美元)
年份 |
进出口总额 |
出口额 |
进口额 |
累计比上年同期增减(%) |
||
进出口 |
出口 |
进口 |
||||
2008年 |
7866.5 |
7205.1 |
661.4 |
-3.1 |
33.6 |
-75.8 |
2009年 |
4921.5 |
3565.3 |
1356.2 |
-37.4 |
-50.5 |
105.1 |
2010年 |
5505.1 |
3740.8 |
1764.4 |
11.9 |
4.9 |
30.1 |
2011年 |
7250.6 |
4142.4 |
3108.2 |
31.7 |
10.7 |
76.2 |
2012年 |
7003.4 |
4674.2 |
2329.2 |
-3.4 |
12.8 |
-25.1 |
2013年 |
11226.9 |
9135.9 |
2091 |
60.3 |
95.5 |
-10.2 |